高科技支撑港口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 洪许艳
2月1日,笔者来到位于港口区光坡镇光坡村的防城港正祥养殖有限公司啼鸡猪场,远远就看到一排排栏舍整齐排列。该公司养殖场占地30亩,2018年开始动工建设,次年投产,育肥猪净赚300万元。2020年,该公司继续扩大规模养殖,以种猪养殖为主,计划养殖能繁母猪2500头,目前已购买能繁母猪500余头,预计2021年底可出栏小猪13000多头。这是港口区大力发展农村养殖业的一个缩影。
在该猪场大门口,笔者刚进入就被工作人员带到一间封闭的消毒室进行全身消毒。公司负责人高秀花说,猪场的防疫制度严格,要求进出人员都要按程序消毒,进入养殖场内的工人要提前隔离72小时后方可进入。猪舍整体全封闭,整体生产设备全自动化,包括温控调解、水帘机、抽风机、自动投喂饮水设备等;猪场内样品检测,严格遵循每3天检测1~2次;主要管理人员要具有职业兽医师资格,其他管理人员都需经专业培训且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上岗。
为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该猪场实行雨污分流,建有固液分离设施,450立方米的沼气池、化粪池、三级氧化塘、粪堆场所等,全程实行无害化处理,排放有序,粪污利用分化为农业综合利用。
“现代规模养殖不依靠高新技术根本行不通,正式投产前,我们的管理人员和工人都要外出学知识、学技术,严格培训。现在人手缺乏时,养殖场的样品检验都是我自己来做。”高秀花向笔者介绍道。
“我平均每个月到啼鸡猪场五六次,刚开始是为养殖场的设计规划方向,到后来作为养殖技术的指导,协调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总之,我是这里的常客了!”港口区畜牧站站长禤德和笑呵呵地告诉笔者。目前,港口区规模以上的养猪场有7家,禤德和及畜牧站的同事们每个月都是在各个养殖场之间来回穿梭,负责各养殖场的申报、监督管理和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等工作。这些规模以上养殖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一定程度上肩负着引导当地农业生产的重任。
近年来,港口区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成果和先进装备,积极打造高新技术农业企业,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截至2020年底,港口区有农民合作社123家,家庭农场62家。2020年该区有1家农民合作社和2家家庭农场被评为防城港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获得5000元的奖励。据统计,2020年,港口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87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965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599元。
啼鸡猪场采取自动投喂的方式养猪。 (防城港正祥养殖有限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