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热点
  • 时政
  • 社会
  • 财经
  • 文化
  • 副刊
  • 诗词
  • 民俗
  • 历史
  • 地方
  • 上思
  • 东兴
  • 港口
  • 防城
  • 生活
  • 旅游
  • 房产
  • 美食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 便民
  • 城事
  • 综合
  • 政法
  • 教育
  • 科技
  • 卫生
  • 社区
  • 论坛
  • 微博
  • 活动
  • 问政
  • 报刊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网骂”是种病,得治

2015/6/9 11:41:31 来源媒体:新华网 字体:【大 中 小】

日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列出了2014年25个“网骂”用词使用情况排名。“网骂”现象,再次引起舆论关注。

说起“网骂”,不少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在网络上讨论问题时所遭遇的不文明用语,比在现实中所遭遇的要多得多。更让人诧异的是,不少平日里的谦谦君子,一到了网上,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动辄恶语相向,一言不合便“问候”别人家人,让人瞠目结舌。

现实中的文明人,何以到了网上就“出口成脏”?网上曾流传这样一句名言:“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由于网络发言具有匿名性、自由随意、传播广的特点,使得“网骂”不好追究,再加上法律尚未明确界定“网骂”的定义和制裁办法,网骂者常常有恃无恐。

有人说,有网络就会有“网骂”,这不足为奇。对于“网骂”,不必大惊小怪。更有人从社会群体性症候的角度分析,认为现代快节奏、高负荷的生活让 人容易烦躁,产生歇斯底里情绪,“网骂”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的宣泄,骂完了,网骂者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了。“网骂”,如此说倒有了情绪疏导的作用。

其实,且不说网络空间是公共场所,人人都有维护网络空间清朗洁净的责任。即便是对于个人身心健康来说,“网骂”也不是发泄牢骚与不满的“情绪疏 导剂”,而是一种病,得治。不负责任地破口大骂,虽图得嘴上的一时爽快,却易滋生冲动、偏执的恶习,演变成不分青红皂白的网络“喷子”。

不久前,在庆安事件引发的舆论场中,网民柴某因捏造事实、造谣中伤新华社记者在报道中“收好处费”而被警方抓获。据柴某自述,其因生活中的一些 烦心事,常常利用自媒体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和牢骚。曾四处留言谩骂,后来越骂心理越扭曲,竟然发展到不惜捏造事实来发泄牢骚的地步,终至越过法律底线。可谓 由“网骂”而逐步演变成涉嫌刑事犯罪。

中国有句古话叫“君子慎独”,意思是越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在独自做难以被人觉察的事情时,越是小心谨慎。如今网络众声喧哗,年轻人容易情绪激动。因而,越是在网络表达缺乏监管的真空地带,越应该注意自己的“言值”,时时告诫自己,不要得了“网骂”病。(长余)


分享到:
值班编辑:卢昭昭

相关新闻

  • 在内蒙古团,习近平提到两个感人故事
  • 特写:“这里要加一个‘沙’字”——习近平在内蒙古代表团谈生态治理
  • 习近平2021两会“微镜头”之三:3月5日 在内蒙古团,这些事谈得很深
  • (两会受权发布)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 GDP增速如何设定?宏观政策怎样定调?鼓励创新有何实招?——国务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 蓝图已绘就,你我怎么“拼”?——从全国两会看“十四五”新图景
  • 新华时评:堵塞制度漏洞 推动由乱及治——评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
  • (两会新华视点)30多年来首次修改,提请大会审议的两部法律案有多重要?
  • 春潮涌动的人民盛会
  • 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清单”回应了哪些百姓期待?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英才招聘
  • 网站地图
  •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Copright @ fcgsnews.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防城港市新闻网
主管:中共防城港市委宣传部  主办:防城港日报社
防城港日报社法律顾问:广西鹏源律师事务所 庞体胜:13036909526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70-28358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0620110001  网站备案号 :  桂ICP备11006818-1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60202000001    站点统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合作QQ:10037492    
广西网警虚拟岗亭 广西网警ICP备案 警警 察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