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做小生意靠的就是讲诚信
咱做小生意靠的就是讲诚信
本报记者 卓敏宜
“阿胜,帮我看看这车怎么不灵了?”
“好咧,马上就来!”
在港口区凯乐园小区旁边的李胜摩托车修理店,常常都能听到这样的对话,并看到这样的场景:车主火急火燎地推着坏了的摩托车到门口,显得十分焦急。但十几分钟或半小时后,大多数车主又一个个满意地发动修好的车子开走,并加上一句“谢谢”。
店老板兼修理工的李胜,是一位似乎永远都穿着一套沾满油污的工作服,并笑眯眯的中年男人。只见他一边娴熟地拧螺丝、拆零件,一边告诉客人,什么零件该换了,配件有原厂的,有分厂的,你要哪一种?得到客人肯定的答复后,他找到相应的零件,很快装上、调校。他装配零件一般都是一次完成,很少会有反复拆装的,所以,大大缩短了修理时间,这是最受客人欢迎的。
李胜除了技术熟练,更重要靠的是“诚信”二字,赢得了很多“回头客”。他常说,政府讲诚信,赢得民心;老板讲诚信,赢得发展;我们也讲诚信,是为了更多客人光顾。他修车修得好,却从不主动索要修理费,而是等车主试过车后问价,他才淡淡地报价。由于收费合理,这里很少看到讨价还价的情景。路过的摩托车出现一些小问题,如润滑一下部件呀,调一下链条呀,拧紧一下螺钉帽呀,他都不要钱。有时,顾客身上带的钱不够交修理费,他就手一挥:“等下次吧。”说完又忙他的去了,好像不在乎这点钱似的。
许多摩托车主在路上遇到车子坏了的时候,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凯乐园的这间小小的修理店,无论在城里城外,一打李胜的电话,不久就会见到他开着摩托车赶来现场修理。有时车主急着办别的事,把出故障的车留在现场,告诉他车牌号和地点就行,办完事回到原地,车子早修好了,车主开着车再到李胜店里结账。外出修车,李胜除了修理费,一般不收额外费用。
正因为李胜诚实,质量好,不坑人,所以他的生意忙得很,每天10点以后,都会有一溜子车摆在门口,而李胜也总是争取当天就完成这些车的修理,很少有搬进店过夜的。久而久之,李胜在港城同行中名气越来越大,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保持热情服务。
李胜是贵港市平南县大山里的农民,20多年前初中毕业只身来到防城港,一直坚守着这个修理摊。20年斗转星移,防城港市的一切都在变,而李胜依旧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脸上还是山里人那憨厚的笑容。20年,来防城港市谋生的人就像大浪淘沙,该发的发了,该走的走了,该留的也留下了,李胜虽不像许多人那样发了大财,但他留下了。他靠这十几平方米的修车铺,娶妻生子,并买了房子,过上了越来越好的日子。如今,小店的一半由媳妇作卖香烟、饮料用,一半当李胜的修理店兼材料店。
“防城港是个好地方,这是温家宝总理说的,也是我说的,我们乡下人,没有什么经商做大生意的本事,也没有很高的文化,但踏踏实实谋生,靠诚信做生意,也能养活一家人。”李胜告诉记者,“我不但把父母都接来了,把叔子侄子都接来了,侄子们在跟我学修摩托车。今后,我们在防城港市住定了。”他又笑着、神秘地对记者说,我还打算在山上找一处地方,把先人都请来这里安顿,省得清明时两头跑。以后没什么大事,一般不回老家了,让后代从此成为海边人、城里人。
看着李胜劳碌的身影,记者觉得,“诚信”二字,使他这辈子过得很充实、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