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热点
  • 时政
  • 社会
  • 财经
  • 文化
  • 副刊
  • 诗词
  • 民俗
  • 历史
  • 地方
  • 上思
  • 东兴
  • 港口
  • 防城
  • 生活
  • 旅游
  • 房产
  • 美食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 便民
  • 城事
  • 综合
  • 政法
  • 教育
  • 科技
  • 卫生
  • 社区
  • 论坛
  • 微博
  • 活动
  • 问政
  • 报刊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曲赞歌 ——读报告文学《跨越国界的贫困户》

2020/11/27 9:58:35 来源媒体: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 黄兴林

许生文、臧海淼合著的报告文学新作《跨越国界的贫困户》刊载于《民族文学》2020年第5期(以下简称《跨越》),5月24日,全国两会期间,《民族文学》把《跨越》作为重点文章在其公众号上向全国推送。广受关注和好评,这与其突出的新闻亮点密切相关。

作者以老新闻工作者的敏锐,捕捉到了具有新闻价值的两个关键词:“扶贫”“跨国”。

作者抓住了另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要素——“跨国”。苏锡佳和范氏凤的跨国婚姻,使得政府对贫困户的扶持带上了“跨国”的传奇色彩。

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扶贫”主题,加上“跨国”元素的交织,形象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使得《跨越》的新闻价值非同一般,主题立意高屋建瓴。

报告文学,既是新闻的“报告”,又是新闻的文学化。在选材、立意的基础上,必须以文学的方法,阐释演绎新闻事件。否则,它与一般的新闻报道无异。因此,作者在《跨越》的文学表现艺术手法上是下足了功夫的,有较强的文学性。

首先是情节生动,一波三折。

《跨越》的情节,以苏锡佳和范氏凤的爱情婚姻为线索,苏范这对跨国夫妇的情感故事和扶贫故事跌宕起伏,感人肺腑。

《跨越》的故事情节,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很强的艺术架构能力,这不仅仅是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更是对采访材料的归纳整理之后,通过文本再次艺术呈现的技巧问题。正是这样精彩的情节让“扶贫”与人物的命运息息相关,其起伏变化,引人入胜,促人深思,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强化了作品的主题。

其次是人物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塑造,可以典型化,但是报告文学则不行。它只能通过作者实地采访,通过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描写刻画人物。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报告文学的人物更考验作者功力。《跨越》主要刻画了苏锡佳、范氏凤夫妇以及村支书苏锡强、驻村第一书记陈文铸、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荣宾场等人物。

苏锡佳的命途多舛,从自卑懦弱到自信自强,范氏凤的重情重义,泼辣能干,淳朴善良。作者大多是通过白描的手法来刻画。

写到范氏凤第二次回到四方岭村,可怜苏锡佳和前妻生下的几个孩子,假期想接他们到芒街去住一段时间,好让苏锡佳空出身去打工赚钱。苏锡佳毅然回绝时,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寥寥数笔把苏锡佳得到扶贫支持后日渐摆脱贫困,底气十足写得活灵活现。性格变化,真实可信。

范氏凤的善良,作者大多也是通过简洁的叙述语言来刻画。

例如写范氏凤第四次回到四方岭村与苏锡佳破镜重圆,面对几个孩子,作者写了范氏凤圩日带着孩子们选购衣服鞋子及日用品,坚持让大儿子苏福才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妹妹直至痊愈的举动,虽然着墨不多,但却让范氏凤作为母亲善良贴心的性格跃然纸上,令人感动。

《跨越》里描写驻村第一书记陈文铸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荣宾场这两个人物时,只是通过两个人修车推车的场景,及他们车辆的里程表(陈文铸的五菱面包车两年多时间跑了八万公里;荣宾场的摩托车一年骑行两万多公里)写出他们对扶贫工作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再次就是人物心理描写,生动贴切,富有张力。

《跨越》的人物心理描写虽不多,却可圈可点。例如,在第一章,面对贫困的山村和淳朴的亲情,去还是留?作者描写了范氏凤非常矛盾的心理活动。为后面她几次回到四方岭村,对苏锡佳的关心,对不是亲生的几个孩子的关爱等种种行为做了自然贴切的铺垫,顺理成章,突出了范氏凤的善良秉性。

又如,描写范氏凤和母亲劝说苏锡佳,为摆脱贫困,让他和孩子随范氏凤离开四方岭村去异国谋生时,作者描写了苏锡佳下决心跟妻子去异国极其矛盾的心理活动。不仅直击“贫困”的痛点,而且使人物的行为合乎情理,合乎人性。也将苏锡佳性格懦弱的一面表达得淋漓尽致。很好地反衬了后面他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帮助下,摆脱贫困,底气变足,敢在范氏凤面前“爆发”的性格变化。笔墨不多,但却很有张力和感染力。

此外,报告文学,是时代的号角,是前进的鼓点,主题必须旗帜鲜明,毫不隐晦。因此精当的议论是凸显主题,彰显思想的主要途径,举足轻重,不可忽视。《跨越》的作者深谙其道,文中的议论,可以说简洁精当,掷地有声。

开篇的议论铿锵有力,直指主题,揭示了扶贫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表明中国扶贫的态度和决心。这就为全文定下一个明朗而坚实的总基调,为主题的展开打下鲜明的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跨越》以“扶贫”和“跨国”生动故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曲赞歌。

分享到:
值班编辑:邓彩娟

相关新闻

  • 像一条鱼从城市游过
  • 破洞生花
  • 感谢海湾新城
  • 黑皮果蔗
  • 百马梯田随想
  • 医院建到家门前
  • 捕 捞
  • 自己的位置
  • 腊腌菜炒菜花
  • 海鸭子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英才招聘
  • 网站地图
  •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Copright @ fcgsnews.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防城港市新闻网
主管:中共防城港市委宣传部  主办:防城港日报社
防城港日报社法律顾问:广西鹏源律师事务所 庞体胜:13036909526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70-28358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0620110001  网站备案号 :  桂ICP备11006818-1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60202000001    站点统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合作QQ:10037492    
广西网警虚拟岗亭 广西网警ICP备案 警警 察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