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热点
  • 时政
  • 社会
  • 财经
  • 文化
  • 副刊
  • 诗词
  • 民俗
  • 历史
  • 地方
  • 上思
  • 东兴
  • 港口
  • 防城
  • 生活
  • 旅游
  • 房产
  • 美食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 便民
  • 城事
  • 综合
  • 政法
  • 教育
  • 科技
  • 卫生
  • 社区
  • 论坛
  • 微博
  • 活动
  • 问政
  • 报刊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南山脚下的“灯”真亮

2021/1/17 10:45:13 来源媒体: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新华  通讯员  廖开军

虽已是数九寒天,但南山脚下的防城区强基照明电器厂生产车间内并不冷。岁末年初,位于防城区那梭镇平木村的这家看起来并不大也不起眼的企业,接到的订单却不少。生产车间里,10多名员工正有条不紊地作业。

张基强站在生产线的边上,时不时会检查生产出来的产品情况。他是电器厂的负责人,也是创办者,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照明电器20多年。

张基强曾在珠三角多家有名的灯饰生产企业摸爬滚打了10多年,2011年底他毅然返乡开办电器厂。从一个灯泡都卖不出去,到如今的项目年产值近千万元,创业10年时间,他在一波又一波商业浪潮的冲击中勇敢前进。他说,他是被这个时代赶着往前走的,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雨,才迎来了小小的曙光。

 首次创业失败

 上世纪90年代,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春天,神州大地荡起滚滚春潮。

1997年,张基强背上行囊,踏上离乡路,加入了前往广东打工的巨大浪潮之中。两年后,他进入了珠海市一家电器厂务工,后辗转至被誉为世界灯饰之都的中山市古镇镇,在一家有名的电器厂当工人。

刚到古镇镇时,张基强在工厂里从做灯具丝印起步。因为做事效率高又有想法和干劲,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产力”理念的助推下,不到一个月他就被提拔为两个车间的主管。

“当了车间主管后,就意味着有了更多学习进步的机会。”张基强说。那时工厂里有一位研发技术的老师傅(高级工程师),平时不怎么和人交流,也不轻易带徒弟。在生活上,张基强时不时主动帮助老师傅解决一些问题,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两人相互接触的时间也慢慢多了起来。

有一天,老师傅对张基强说:“看你也是做事能吃苦、靠得住的人,以后就跟着我学点东西,对你以后有用。”就这样,张基强当上了学徒,跟着老师傅从最基础的知识、技术学起,一学就是4年,掌握了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并可以自主实践。

2006年,张基强辞职,和朋友在中山市小榄镇创办了一家灯饰厂,主要生产节能灯具,出口印尼、印度、泰国、南非等国家。两年后,由于经验不足、资源匮乏,张基强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欠下债款10多万元。

古镇镇的老东家知道他的情况后看不下去,对张基强说:“你还是回来吧,我新开了一家工厂,你来当厂长。”

或许是首次创业失败让张基强心有不甘,2011年他辞去厂长职务,把创业欠下的债款还清,决定返乡创业。“我就是想再尝试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行不行,能不能干出点成绩来。”张基强说。

 代理商上门买灯

 2012年初,已回到平木村的张基强着手筹备防城区强基照明电器厂,主要生产节能灯。他用在广东打拼来的积蓄,租地、采购设备、建生产线、招工,以背水一战的心态去证明自己。

张基强返乡创业得到了当时的工商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的关注和扶持,并获得了3万元的微型企业创业补助金,顺利注册商标,还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让刚刚起步的企业有了更多活水。

2012年11月,第一批两万多只节能灯出产。张基强开着面包车拉着节能灯到防城区扶隆镇销售,结果一只灯泡都没有卖出去,这如同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那天晚上,为了节省开支,他在车里过了一夜。第二天,他继续转战防城区峒中镇、那良镇等地,销售额依然为零。

“那时心里确实很失落,他们都不相信本地能生产出节能灯,更不相信能生产出质量好的节能灯。”张基强说。那两天他思考了很多,为了打开销路,让人知道本地也能生产出好的节能灯,他决定将产品免费送给临街的商铺使用,一间商铺送两只。果然,一个多月后,强基照明节能灯收获了良好口碑。2013年1月,有商铺找张基强购买产品,这让他看到了希望。当时的工商管理部门在“3·15”活动上还专门提供展位给张基强,用来宣传他的产品。从2013年底开始,钦州、贺州、南宁、崇左等区内城市的电器代理商陆续上门商谈代理事宜。2014年,防城区强基照明电器厂节能灯产量达30多万只,产值200多万元。

 商业浪潮突围路

 新的时代,就会有新的事物和新的挑战,当然也有更多新的机遇。

张基强并没有尝到节能灯的甜头多久。2015年初,LED节能灯开始出现,已在电器行业打拼了多年的他隐约感觉到一种紧迫感。那年,他重返古镇镇,学习LED节能灯的生产技术,每月往返两次,整整坚持了一年。

“2015年底,LED节能灯迅速抢占了大部分市场,相对而言的传统节能灯就像遇到一个陡坡,急转直下,我当时感觉到一种很强烈的颠覆感。”张基强说。

想要突围,就必须转型。这是摆在张基强创业之路前面的唯一选择。2016年,他完成了设备、LED节能灯生产线的更换以及员工的培训,顺利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当年,LED节能灯产量达60多万只,产值400多万元。

张基强说,他像是被时代的商业浪潮裹挟着前行,甚至感到要被淹没其中。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线上购物方式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让张基强明显感觉到生产销售LED节能灯产品的实体企业也受到冲击的时候是在2017年,LED节能灯销量明显下降。他又选择产业转型升级,加建LED节能路灯灯具生产线,寻求突围。

“自身有专业的技术和人员,转型生产路灯灯具就相对得心应手些。”张基强说,2017年完成产业转型后他们接到的第一批订单价值6万元,后来因为完成出色,同一业主又追加了价值20万元的订单。

2019年,张基强再次将产业链延伸,形成了集生产、安装、维修为一体的经营体系,组建了有50多人的专业技术施工队。2020年9月,张基强接到一个8000多杆路灯的订单,创下了该厂接到订单的新高;同年12月中旬,他又接到了一个800多杆路灯的订单。

“现在想,如果再让我回到起点,很可能不会再走这条路,可是如果当时不走,又心有不甘,就像登南山一样,虽然上山的路很陡很曲折,但是只有咬牙坚持,再努力一把,才能看见别样的曙光,靠奋斗得来的收获,最甜也最美。”张基强说。


张基强在指导员工作业。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新华 摄


张基强的团队在装货。          (图为受访者 提供)


分享到:
值班编辑:邓彩娟

相关新闻

  • 防城港市致力绿色发展,推动微藻EPA产业建设世界最大的藻油产品生产基地即将投产可年产纯化藻油200吨、调和藻油460吨
  • 长科新材料透明ABS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建成投产
  • 防城80名应征青年进入复检
  • 我市奋力推进平安建设提档升级
  • 防城港市气象局获得三项全国荣誉称号
  • 强化党建引领 谱写港口发展新篇章
  • 特色产业成为峒中振兴的“助推器”
  •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 直播带岗促就业 约30家企业“云端”上招人
  • “共建东盟冷链安全升级版”现场会召开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英才招聘
  • 网站地图
  •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Copright @ fcgsnews.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防城港市新闻网
主管:中共防城港市委宣传部  主办:防城港日报社
防城港日报社法律顾问:广西鹏源律师事务所 庞体胜:13036909526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70-28358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0620110001  网站备案号 :  桂ICP备11006818-1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60202000001    站点统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合作QQ:10037492    
广西网警虚拟岗亭 广西网警ICP备案 警警 察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