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多点开花——我市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我市开展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图片由市城市管理监督局提供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采取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紧密结合,多措并举、多点开花,促使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
全民动员 全社会共同参与
我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平台、街道社区等宣传主体作用,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发动,向广大市民宣传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分类知识,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
目前,投放公交亭橱窗广告36块、制作宣传板报200多块、悬挂标语横幅130条,建成1个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制作2个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在广西新闻网、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防城港日报》、防城港市新闻网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100多篇次,先后开展了“创建绿色社区 推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新时尚 文明实践我先行”“助力脱贫攻坚 共建美好家园”“青春助力创城,守护净美西湾”等多场系列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党建引领 党员冲锋在前
我市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纳入党建工作提示内容,结合“三会一课” 等活动,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推动垃圾分类各项工作。
目前,全市200多个党支部带头宣传、带头示范,以“党建+活动”模式,先后开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党建带团建主题活动、“携手创卫 健康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党建引领新风尚, 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宣传活动、“垃圾分类 党员先行”主题党日活动、“党建+生活垃圾分类”等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养成主动分类、自觉投放的行为习惯,以身作则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强化教育 提高垃圾分类能力
全市522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收集小标兵”、主题演讲、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手抄报等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带动更多家庭关注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邀请自治区生活垃圾分类办讲师团专家开展培训。目前,共邀请自治区讲师团专家到我市举办3期垃圾分类培训班,教育系统、港口区、防城区分类办也先后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业务能力培训、督导员培训等,市直单位、城区政府、街道办、社区及物业公司等业务骨干近1200余人参训。
示范引领 由点带面全面推行
我市完善顶层设计,成立全市垃圾分类专班,印发垃圾分类方案、操作指南、指导手册等18个配套文件。通过建立健全机制,补齐分类设施短板,加快示范点建设,建立督导员队伍,配齐分类投放设施,完善处理终端,带动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目前,沙潭江街道办示范片区、防城三官社区示范点新配备垃圾分类桶近1000个,落实垃圾收运车72辆,建成2个有害垃圾暂存点和1套厨余垃圾应急处理设施。已落实分类督导员近500人、志愿者153人,负责加强现场引导、纠正不规范的投放行为。此外,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开工建设盛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起草的《防城港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计划2021年1月出台实施。
自2020年初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我市党员干部带头、社区网格管理,从自我做起,从源头减量做起,从“不愿分”到“我要分”,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新时尚。示范片区(点)70多个住宅小区环境因分类变美,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更完善更规范,生活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全市290多个公共机构已规范配备近4000余组垃圾分类容器,基本做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规范投放,实现了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