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借“东博”风 扬帆防城港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 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周年。过去16年来,在中国-东盟的合作经纬里,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两会”)已发展成为中国-东盟高层对话、经贸合作和专业交流的全方位开放平台,成为广西亮丽的名片。乘借“两会”的东风,防城港发出了“防城港声音”、提出了“防城港方案”、夯实了“防城港节点”、构建了“防城港渠道”、巩固了“防城港枢纽”。
积极主动出击是我市对待“两会”的一贯态度。每一届“两会”,我市都铆足了劲,大展身手。组织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团长的防城港市代表团参会,东兴试验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和各县(市、区)精心组织、充分准备,每一个环节无不显示出了我市代表团借台唱戏的强烈愿望。
“诚邀广大客商到防城港走走看看,抓住商机、扩大发展。”历届“两会”,我市代表团成员卖力“吆喝”,加强与参会各地企业和客商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开展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知名度,邀请一批意向企业和嘉宾、客商到我市考察。去年,我市成功与境内外企业签约项目31个,项目总投资约371.63亿元,其中外资项目2项,投资额1.2亿美元。客商与我市投资合作的领域由原来的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工业产业拓展到医药产业、汽车产业、海产品冷链经济产业、现代物流、跨境合作、旅游健康、数字经济等行业领域,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明显增多。
广西联豪集团有限公司“运的易”智慧物流平台在防城港的落户于去年“两会”期间“一锤定音”。“运的易”智慧物流平台是一款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专业物流运输管理软件,获得过国家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服务产品创新奖”等多个重要奖项,服务功能涵盖货运物流全产业链。落户防城港后,它以“智慧物流、智能管车、车后服务、物流贸易”为核心,依托防城港沿海、沿边区位及政策发展优势,组建面向东盟国家提供公-海、公-铁、海-铁联运服务。据了解,至今年6月,平台会员数量突破50万,总订单超过8万单,交易额达到5.3亿元,运输总量突破400万吨,创造税收近1500万元。
2019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时指出,支持在防城港市建立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由此拉开了防城港进一步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深度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序幕。
依托“两会”的平台,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中国)战略对话会被作为重要活动之一成功举办。对话会上,来自老挝、马来西亚、印度、越南、古巴和中国北京、上海、深圳、香港、防城港等城市的领导、医学专家和嘉宾围绕“共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推动上合—东盟医学开放发展”“促进亚洲传统医学交流合作”等3个主题展开研讨对话,盛况空前。
一年多来,我市一边抓医学试验区《总体方案》的起草完善与向上申报,一边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今年以来集中签约、开竣工医学试验区项目21个,总投资406.77亿元;谋划推进大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近期推进的医学试验区十大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92亿元;谋划“十四五”期间项目38个,概算总投资为1636亿元。
日益扩大的“朋友圈”,见证了防城港依托“两会”主动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的历程。去年“两会”期间,我市与四川省成都市、广安市、达州市、攀枝花市、宜宾市、内江市,贵州省贵阳市,重庆市江津区等友城领导、嘉宾分别以召开座谈会、工作会餐等形式深入交流,就共建冷链陆海新通道,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经济城市联盟,共同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冷链经济发展、加强贸易对流合作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今年以来,防城港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势头强劲,不仅全力加快推进港航、铁路、公路、机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同时推动多式联运加快发展,防城港至云南马龙铜精矿“散改集”“点对点”铁路专列、防城港至四川自贡 “点对点”铁路班列、防城港至云南青龙寺铁矿集装箱等班列相继实现常态化运行。
时下,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在即。据了解,今年“两会”将通过聚集关键领域、聚拢优势资源,精益求精,推动中国-东盟多领域合作走深走远。未来可期,防城港也将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乘风扬帆,蓄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