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热点
  • 时政
  • 社会
  • 财经
  • 文化
  • 副刊
  • 诗词
  • 民俗
  • 历史
  • 地方
  • 上思
  • 东兴
  • 港口
  • 防城
  • 生活
  • 旅游
  • 房产
  • 美食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 便民
  • 城事
  • 综合
  • 政法
  • 教育
  • 科技
  • 卫生
  • 社区
  • 论坛
  • 微博
  • 活动
  • 问政
  • 报刊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走进风吹飘香的院落

2019/12/28 9:51:03 来源媒体: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 本报记者  罗 盛 图/文

作坊里,夫妻俩你淘米来我蒸饼。


刚出锅的“湿饼”薄如蝉翼。


蒸出来的湿饼平铺在竹笪上,到阳光下晾晒。


制作风吹饼的技术活:吹与烤。


鲜香脆口的风吹饼及时送给商户。


院落里的风吹饼“圆舞曲”。

年底了,在外打工、上班的京族人逐渐返乡过年,加上北方的“候鸟”人群到东兴来“过冬”,对京族传统名小吃风吹饼的需求量有所增大。这样的商机,对于风吹饼传承人杨富强来说,虽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更多的却是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坚守。

“虽然在我们这个家族里,现在只有我们夫妻俩在做风吹饼,产量不可能很高。但若想追求更高一些的产量,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达到的。但如果那样做的话,那就是砸了风吹饼的声誉!我们绝不会那样做!”杨富强坚定的说。

杨富强、杨日妹兄妹是京族风吹饼制作人黄桂华的第五代传人。他们少年时代就跟随母亲、第四代传承人黄家英学做风吹饼。目前杨日妹因种种原因,暂时放下做风吹饼的手艺,而由杨富强的妻子王其清“顶班”。

12月中旬,记者先后两次来到位于东兴市江平镇一隅的黄家风吹饼作坊,走进这风吹飘香的院落。

在作坊大门的正上方,挂着一块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牌匾,杨富强介绍说,2017年荣获这块牌匾后,在有关部门关注关心下,对作坊进行了改造,现在亮堂多了。

在作坊里,杨富强边烤风吹饼边向记者讲述风吹饼的制作过程。杨富强说,做风吹饼的工序并不复杂,关键是在烤的时候,炭火一定要旺且不能有火烟,这样做出来的风吹饼才香脆可口。

风吹饼是京族的传统小吃,深受京族人民的喜爱,其他民族的人民也很容易接受它。但由于它原料成本低廉,工艺相对简单,且不易保存,所以产销量不会太大,生产者的收入也不会太高。

“我们做风吹饼,虽然很辛苦也赚不了大钱,但我们会坚持下去。尽管我们兄妹随父亲定为汉族,但我体内也有50%的京族血统,一定会把京族人民的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杨富强如是说。

分享到:
值班编辑:卢昭昭

相关新闻

  • 全国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十二督导组广西小组到我市督导
  • 防城港市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展开展
  • 严打严惩 坚决整治 彻底禁绝非法采砂行为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我市举行领导干部国家安全教育培训会
  • 全力抓好防范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工作
  • 市政府党组开展现场教育活动
  •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召开对应联系部门座谈会
  • 全区打击和防控传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春季)推介活动在东兴举行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英才招聘
  • 网站地图
  •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Copright @ fcgsnews.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防城港市新闻网
主管:中共防城港市委宣传部  主办:防城港日报社
防城港日报社法律顾问:广西鹏源律师事务所 庞体胜:13036909526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70-28358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0620110001  网站备案号 :  桂ICP备11006818-1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60202000001    站点统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合作QQ:10037492    
广西网警虚拟岗亭 广西网警ICP备案 警警 察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