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候
□ 十 里
我站在市二中门口快一个小时了,门卫关心地问我是否需要帮助。我最终把给儿子的牛奶和苹果放在物品寄存室,联系孩子的老师帮转达。
这不是我第一次站在校门口等候了。边等着边仔细地看走出来的孩子,一个又一个,一群又一群,然而都不是熟悉的圆脑袋、尖下巴。于是等着、盼着,猜想他这次是因为什么而忘了见我。有一次,他着急地冲出来,一边接过东西一边笑容满面地说:“哎呀,妈妈,见到你太好了,我太高兴了。”我笑着回他:“那么高兴见到我,还那么迟出来?”他轻轻地拍了拍圆脑袋:“我忘了,你看我这记性,我坐到教室里才想起约了你见面。”他急着回教室,我摇了摇手,看他的背影远去,消失在教学楼的拐角。
儿子初中开始寄宿,校园环境很不错,老师和学生也很好,牛奶和水果在周末回校时也带好了的。但是,一个学期,他总有两三次要我特地去给他送水果,说是“我想见你一下”。等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到校门口,他又暂忘了约定。
中秋节假期后,儿子返校前有点恼人:“你明天傍晚给我送水果吧。”我一开始是拒绝的,刚刚收假返校,又何必要我多跑一趟呢?他就赖皮起来:“来吧,来吧,求你了。”我答应了下来。因为他假期在打乒乓球,每天一对一地打两个小时,再加上写作业、搞卫生、探亲,他兴许是累了,需要闹一下情绪,像很小的时候那般。他很小的时候累了困了,却又睡不着,又不知道如何缓解各种不舒服,便总是要闹一闹的,或哭一哭把头埋在我的肩膀,或闹一闹丢着小玩具。现在,他学会了一些做事做人的道理,有长大了的样子,却也难免留着些小时候的印子。知他甚多,所以我答应了他,也预料他记不住这次校门之约。
我在等候的时候,想着一会见了面要笑笑他,等他周末回家再和他谈谈守约的重要性。细想他忘记约定的原因,他小学和初中的心态应该是不一样的。
儿子上小学时,也常忘事,忘了书笔,忘了作业,忘了放学就要出校门。细细交代过、反复教育过、小惩大戒过,他依旧是长了点个头没长多少记性。每每放学,别的家长和孩子都陆续地回去了,徒留我一个人在校门口等候着。他读二年级时候的一次校门之约,我一直等,等得门卫也和我一起着急了,在和老师核验了我的身份后,让我自己进校园里找。我焦急万分地找到他时,他正撑着伞在跳远的沙池里玩沙子,地上的书包湿漉漉的。我喊了他一声,他站起来,惊喜地说:“妈妈,你怎么进来的?你进来找我啦,我一会就出去了的。”我积了一肚子火,又发现这火即使喷薄出来也没什么用,就帮他拿了书包,嘱咐他到门口时要谢谢门卫叔叔。那些年,我絮絮叨叨他要注意安全,注意时间,注意个人物品……因为他除了玩,没有什么上心的事。他忘了和我的约定也是自然的了。现在,他应该是有了很多上心的事,比如他回来和我介绍过的“看起来很高级的篮球场、乒乓球桌”“有空调的图书馆”“有很多水彩画的展厅”“和我绘制手绘小卡的好朋友”“给我送校牌的隔壁班同学”“打篮球很厉害的各班球员”“班主任发的奖状”“心理老师发的积木小奖品”……他小时候,我得絮叨;他大了,我得和他谈谈。
等他回来唠叨我“你头发不要总剪,留长啊”“维生素按时吃”“运动的话记得戴护膝”……我就和他谈谈记得守约,理解我的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