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2024年京族民歌传承班开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唱民族团结欢歌
防城港市2024年京族民歌传承班开班
防城港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向 阳) 11月29日,防城港市2024年京族民歌传承班在东兴京族博物馆开班,来自广西各地的30多名青年成为首批学员参加学习(见上图)。
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海洋民族,京族民歌作为京族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旋律、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情感,承载着京族人民的历史记忆、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京族民歌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传统曲目濒临失传,年轻一代对京族民歌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所降低。举办这次京族民歌传承班,旨在加强京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本次京族民歌传承班邀请了防城港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京族民歌传承人黎春玲,京族博物馆馆长、独弦琴艺术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赵霞和东兴市京族喃字文化传承研究中心成员、京族民歌和哈哥“非遗”项目传承人吴桂兰3位在京族民歌领域造诣深厚、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担任授课教师。他们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演唱、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为学员们传授京族民歌的演唱技巧、创作方法和文化内涵。
北部湾高级中学学生刘庆怡说:“这次培训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对京族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有了更深度的认识和探索,更激发了我们传承的热情。”
“此次学习京族民歌让我感受到了京族每一首歌都代表了一个故事。今天上午的京族民歌传承学习,老师让我学习到的不单单只是演唱,也让我了解了京族民歌情感细腻的表达,我收获非常多。”广西艺术学院民歌演唱与传承专业研究生郑巧巧开心地说。
东兴市民宗局局长黄粹春感慨地说:“京族民歌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京族人民的历史和情感,而京族传承班的举办,无疑为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瑰宝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里,学员们不仅能够学到京族民歌的演唱的技巧,更能深入地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相信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能够让京族民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