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寻味记
□ 王星晞
在午夜,我常被饥饿的浪潮席卷。或许是因为我喜欢在晚上看书、画画,灵感在脑海中激荡,脑细胞也在默默消耗,而肚子则适时地发出抗议。于是,午夜寻味成了我的习惯。
寻味,也是有讲究的。对我而言,甜腻的食物并不能慰藉我的饥饿,唯有咸香才能满足味蕾。提神醒脑的食物更是禁忌,以免后半夜辗转难眠。而热腾腾的食物,冒着诱人的香气,才是最佳伴侣。在这样的时刻,外卖和剩饭成了我的首选。但外卖在我们家一直是被禁之门外的。弄剩饭来吃则更为繁琐,还容易惊扰家人。然而,夜里用脑后的饥饿感,为寻味增添了一抹名为“刺激”的调料。
于是,我决定开始一场寻味行动。
在父亲震耳欲聋的鼾声中,我蹑手蹑脚地溜到厨房,打开电饭煲,选择再加热功能。从冰箱里取出一块肉,再把汤汁放入剩饭中加热。不一会儿,一碗浸满汤汁的米饭便可出锅了,再配点老干妈。老干妈味道与米饭激烈碰撞,瞬间麻痹了我的神经,成为我午夜的快乐。
若选择外卖,我则挑选味道不能太大,价格适中,好消化且清淡带汤汁的。我拿出手机,在美团上,细细浏览每一家店铺。烧烤、炸鸡等重口味食物都被排除在外,我点个外卖像下一盘大棋,折腾半个小时,最后选定一份瘦肉丸或沙县小吃之类的美食。下单时,我特地备注让外卖小哥挂门口不必敲门,然后静候佳肴的到来。提示订单完成,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家门,伸手取回外卖,听着父亲的鼾声,小步溜回房间,享受美食。
然而,寻味并非每次都顺利。父母时常在我点好外卖时突然起来,有时甚至会在我意想不到的夜晚出门,与外卖小哥不期而遇。这时,我的寻味计划便以失败告终。我会因“暴露”而失落不已,失去吃宵夜的欲望。
最肆意的寻味时光,莫过于出远门时独自住酒店。这个时候我才是自己的“大王”,可以随心所欲地点外卖。记得在外地游玩时,我点过一份小馄饨。那馄饨轻薄的外衣只需舌尖轻轻一舔便能褪去,五花肉沫的香气在口腔中与舌尖缠绵。那样的时光让我觉得甚是惬意。
如今,我已参加工作,早已过了需要管束的年纪,没有人在乎我午夜是否寻味。我还是会点外卖,还是会偷偷弄宵夜。但当我意识到健康和金钱来之不易后,便不自觉地减少了点外卖的次数,也会在美食街上看着五颜六色的电子招牌而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放弃走进餐馆。然而,这也换来了家人的无声和解,时常在午夜看见在餐桌上或冰箱里出现的小零食。有时,吃宵夜的队伍会增员。父母会邀请我加入午夜盛宴,或是同事的临时起意,骑着电瓶车将我从外卖软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带入五光十色的美味小巷。寻味最终成为了珍馐佳肴,成为了记忆里的味道。不变的是,我仍然会反复咀嚼这种记忆,继续与这芳香静谧的午夜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