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多举措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妮 见习记者 梁莹莹 实习生 杨荣秀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今年以来,我市通信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和市机制办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做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涉案电话卡数量同比下降72.05%,取得较好的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反诈体系。我市通信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进一步提升各基础电信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各企业组建“一把手”亲自挂帅,多部门协同参与的反诈工作体系,通过制定反诈工作方案,细化目标,明确职责,将反诈工作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中,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顺利推进。
狠抓源头管控,深化风险排查。我市通信行业落实电话用户入网实名制,强化业务源头管控,打击违法违规办卡,今年共关停高危号码18万个。定期做好风险排查,规范业务办理流程,从源头上加强对代理商的管理,督促企业共发起对落实实名制不到位的人员内部问责27次,并做出相应经济处罚。
完善技术建设,强化协同防范。我市通信行业根据涉诈号码行为模式加强分析,积极提出属地个性化模型需求。重点关注境外高危基站漫游号码,对关联号码逐一核查,确保实名制的真实性。督促电信企业对高危号码进行二次实名认证核验1.8万个。企业内部核查涉诈电话卡线索,及时推送公安机关,累计报送涉案线索554条,配合捣毁VOIP电诈窝点58个。
拓宽宣传渠道,营造反诈氛围。市通信办对内开展反诈专题警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今年行业累计召开反诈专题警示教育11场次。通过多渠道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短信群发、公众号推广等方式向民众普及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防范方法等知识。全年累计发送公益反诈短信1202万条。同时联合公安、网信、学校等开展防诈主题宣传活动28场次。开展防诈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五进”活动658场次,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公众防诈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