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虾“跳”上乡村振兴新路子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雄洲 通讯员 符瑞涵
原本长在海里的一只虾,如今不仅在东兴市江平镇氵万尾村的盐碱地里发展壮大,还“领”着周边的乡亲们“跳”上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在氵万尾村一大片盐碱地里,一个个陆基圆池内生机勃勃,东兴市海洋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兴海洋渔业)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正在欢快地上下舞动跳跃。
11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该基地采访,巧遇一位上门来测虾的收购商刘海燕。她带着工人在池内捞了一小把虾上来,称了秤,数了数头寸,查看了一下南美白对虾的活跃度,以确定虾的收购价格。
“以前那种小棚小塘养殖的虾,客户反馈口感不怎么好,现在这种圆桶养殖的,加上用‘中药’饲料喂养,检测时各项指标都不会超标,客户各项要求都合格。东兴海洋渔业养的虾品质很好,口感也蛮好。”刘海燕一边看着欢蹦乱跳的虾儿,一边笑着对记者说,南宁的食客十分喜欢这里的虾。
据了解,东兴海洋渔业从事陆基圆池工厂化海水循环养殖对虾已有十几年,目前有5个组团的陆基圆池投入生产,每个组团占地30亩,组团内圆池直径最小的8米,最大的达20米。圆池内对虾养殖技术成熟,盐度和温度等可防可控,最关键的是做到了零排放无污染。
东兴海洋渔业副总经理黎效武向记者介绍,陆基圆桶工业化养殖这个项目的第一期是与江平镇那漏村合作的,通过注入乡村振兴资金的方式,投入了330万元的资金。公司每年能为那漏村带来将近20多万元的收入,去补助脱贫户。
据东兴海洋渔业负责人黎德介绍,陆基圆池工厂化海水循环养殖产量稳定,收益可观,就拿一个组团30亩来算,年产南美白对虾70万斤,产值高达2000万元。那漏村与东兴海洋渔业合作后,只需要投入资金,生产技术和销售等环节由公司负责。
盐碱地上建设海鲜养殖工厂,为那漏村产业振兴带来十足的底气。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吴灵子介绍,那漏村村集体经济去年的收入是27万元左右,今年预计达到30万元以上,其中陆基圆池海水养殖项目每年为那漏村集体经济带来2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她还欣慰地告诉记者,陆基圆池海水养殖项目还提供了不少的就近就业机会。近年来,先后有10名以上的脱贫群众足不出镇就可到陆基圆池海水养殖项目务工。陆基圆池海水养殖项目已经成为那漏村助农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漏村群众的获得感、帮扶满意度持续提升,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