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车间生产忙 就业帮扶促增收
![](http://www.fcgsnews.com/pic/2024-10/31/1029672_443c4205-07bd-422a-802e-94b0888c0582copy.jpg)
![](http://www.fcgsnews.com/pic/2024-10/31/1029672_f3c1871f-75b5-4575-9e13-5fab89140171copy.jpg)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云 韦英奇 向 阳
10月25日,位于上思县思阳镇江平安置点的广西瑞朗迪服饰有限公司制衣车间内,工人们正全力以赴地赶制着各类产品订单,排料、剪裁、缝制、装订……每一道工序都紧张有序,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我们公司专注于校服的生产加工,并逐步拓展至西装、冲锋衣等服装领域,采用订单式生产的模式运营。自2022年公司搬迁至江平安置点以来,除了为本地的多所学校定制校服,还为区内其他地市以及四川、福建、江西等地的客户提供了校服定制服务。目前,所有工人都在加班加点,确保生产任务高效完成。”广西瑞朗迪服饰有限公司经理蔡志彬说。
据了解,广西瑞朗迪服饰有限公司由广西南宁尚格好工贸有限公司斥资300万元创立。公司于2017年在上思县南屏安置点正式挂牌成立,并于2022年迁址至思阳镇江平安置点。公司现拥有制衣车间1078平方米,内部设置了4条现代化生产线,并配备了裁床机、平缝机、钉扣机以及激光开袋机等各类生产设备106台,具备同时容纳超过100名工人的生产能力。今年,公司已成功生产出各类服饰产品总计10万余套,实现产值逾300万元。
为进一步加大对易地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力度,我市采取了包括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在内的多项措施,旨在拓宽就业渠道,构建搬迁群众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广西瑞朗迪服饰有限公司作为其中的典范,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优先吸纳安置点群众就业。公司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开展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涵盖安全生产知识、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普及、服装缝纫安全操作以及机器维护保养等多个方面,为安置点群众提升技能、稳定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前,安置点附近没什么企业,县城周边的企业对技术要求又比较高,我一直在叫安镇的老家种植甘蔗。”江平安置点居民唐子妃说,“自从广西瑞朗迪服饰有限公司搬迁到我们安置点后,我终于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公司非常体贴,实行灵活的上班制度,我可以送孩子上学后再来上班,每个月的工资不低于2500元。这样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
“公司的上班环境非常优越,还提供免费培训、包吃包住等福利,待遇确实很不错。”南屏瑶族乡枯叫村的黄海青一边操作细线车,一边对着记者说,“我很高兴,现在不用再整天在户外风吹日晒地干农活了。我2018年来到公司上班,现在每个月的工资不低于4000元,相比在家务农,生活改善了许多。”
就业帮扶车间不仅为脱贫人口(含防返贫监测对象)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平台,还是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市人社局最新数据,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认定38间就业帮扶车间,这些车间不仅直接吸纳了319名脱贫人口(含防返贫监测对象)实现就业,更带动了3024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群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