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2212公里的背后
从南宁去北京,多久能到?
2013年之前,坐特快列车,需要一天一夜,近30个小时;如今,乘高铁列车,朝发夕至,最快只需10小时左右。
一个周末,可以游玩广西几座城市?
2013年之前,可能两三个;今天,有人乘高铁可以打卡8座城市。
从零起步,到如今高铁营运里程达2212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广西走过了11个年头。
有一个故事,在广西铁路系统广为流传——
1987年,一位来自广西的铁路人远赴德国交流访问。当他第一次坐上国外的高铁时,心中无限感慨:“我们何时才能有自己的高铁?”
他就是时任柳州铁路局局长李蕴。
这是他的高铁梦,也是许许多多广西人的高铁梦。
但彼时,梦想遥不可及。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2008年,国家调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广西掀起以高铁为重点的新一轮建设高潮,一批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铁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数以万计的铁路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广西的山谷沟壑间,筑起一条条钢铁长龙。
如今,广西已实现“市市通高铁动车”,构建起高质量的“1—3—6小时高铁交通圈”,即广西区内高铁相邻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首府南宁去往区内所有地区3小时通达,以南宁为中心的“6小时交通圈”的省会城市、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达8个。
9月24日7时36分,南宁东站,最高运行时速350公里的G3582次复兴号呼啸驶出,一路飞驰,约两个半小时,便抵达贵阳北站。
“贵南高铁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包头(银川)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政府参事黄健告诉记者,贵南高铁与成贵、南广等高铁线路接驳后,将构成西南至华南沿北部湾地区的高速铁路大通道,对完善西南华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黔桂两省区间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铁路,贵南高铁开通一年来,广西段累计发送旅客超350万人次,贵州段累计发送旅客超270万人次。
一条高铁,改变的不仅仅是速度,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
贵南高铁沿线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在两年前还只是闻名于洞潜爱好者的“小圈子”。旅游博主的“探秘”之旅,让这里在社交媒体平台走红。
今年暑期是都安高铁开通后的第一个暑期,便捷的高铁为这里的旅游产业注入了新活力。都安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澄江景区及九顿天窗、九灵天窗、吞榜天窗等地,游客爆棚,周边民宿“一房难求”。
“游客都是在网上预订房间,平时房间入住率超过九成,周末几乎天天爆满。”都安吞榜天窗附近的民宿老板韦亮告诉记者,自去年8月31日贵南高铁开通后,来住店的外地游客更多了,一半以上的游客都是坐高铁来的。
高铁开通带来的磁石效应,也让河池旅游“一炮而红”。今年1月至8月,该市预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707.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99.5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25.9%。
不止是贵南高铁。近年来,广西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向革命老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铺画铁路新线,掀起新一轮铁路建设热潮。
从群山阻隔,到山海相连,现在,一条条铁路飞架南北、跨山越河,带来了快速与便捷、发展与机遇……
眼下,南珠高铁南玉和玉岑段、南凭高铁崇凭段、柳梧铁路、黄百铁路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广西铁路网越织越密。
9月21日凌晨,南广线新塘村线路所施工现场灯火通明。1000多名铁路工人启用220多台各类机械,奋力将42号道岔整组横移插铺至新建的南宁至玉林铁路。至此,南玉铁路顺利引入南宁铁路枢纽,与全国铁路网接轨联通,为即将开始的联调联试和年底的通车奠定基础。
如今,八桂大地上,高铁动车风驰电掣,一幅新时代广西铁路版的“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
截至去年底,广西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19.51万公里,基本建成江海联动、海铁联运、水陆并进、空港衔接“四位一体”现代立体交通格局。
从“路网末梢”到“区域枢纽”,这不仅仅是广西铁路华丽转身的真实缩影,更是广西踔厉奋发、赶超跨越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