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8月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货值破百亿
防城港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雪妮 通讯员 刘知益 卢映杏) 据最新统计,今年1至8月,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货运量72.6万吨,同比增加185.7%,申报进出口货值105.5亿元,同比增长178.2%,进出口值已超去年全年,在全国82家保税物流中心中排名第2位。
今年以来,防城海关坚持改革创新,践行“如我通关”理念保障铜企生产原料供应稳定,从企业资质背景、信用等级、生产水平等方面,全面评估试点企业的管理机制和作业流程。在试点模式下开展嵌入式监管,将出库检验监管环节前移,避免企业申报出库后再次翻堆取样,单批次混矿检测周期缩短5天;启用通道式放射性监控系统,对入区混矿原料及装载车辆实现24小时非侵入式检测和通行控制,压缩原料矿通关时长50%以上,助力试点企业成为亚洲最大的铜精矿混矿生产企业。今年1至8月,防城海关指导试点企业完成铜精矿保税混矿28批,重量为60余万吨,同比增长150.17%。
防城海关监管四科科长余志兵说:“我们持续推进南宁关区进境铜精矿‘保税混矿’业务试点工作,扩大铜精矿资源进口,同时对进口铁矿、锰矿、铬矿、铅矿及其精矿、锌矿及其精矿等5种矿产品继续采取‘先放后检’监管方式,保障国内矿产品供应。”
据悉,目前共有14家企业入驻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货物种类达到72种。为持续推进进境铜精矿“保税混矿”试点业务,防城海关设立“快速通道”以及推行“提前申报”“24小时预约通关”“依企业申请重量鉴定”服务,确保原料矿船舶即靠即卸、即卸即查,不落地转运至物流中心。同时,优化企业进口原料矿运输方式,指导企业进行技改扩产,安装传送皮带自动取样设备推行“集改散”模式,及时解决西南区域有色金属特色产业生产原料供应链“急难紧需”问题。
值班编辑:唐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