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生态养殖路 过上致富“牛”日子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英奇 吴 羡
近日,在东兴市马路镇竹围村批角组村民何深永的牛舍里,他和妻子张竹艳正忙碌着把收割的象草切碎,随后将切好的草料投放到食槽中,黄牛很快簇拥过来进食,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
何深永是竹围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自2016年起便开始从事养殖业,已养有良种猪130头,养殖经验丰富。面对近年来肉牛市场所展现出的稳定需求态势以及相对平稳的价格趋势,他决定抓住商机,养殖肉牛。去年6月,他凭借银行提供的“富农贷”10万元资金扶持,以每头1.6万元的价格购入了18头优质母牛,并租赁了周边村民的25亩土地用于种植象草,开启了绿色养牛致富之路。
象草耐寒耐旱,亩产量10吨以上,是喂食黄牛的理想饲料。每天,何深永收割新鲜的象草,切碎后直接喂养黄牛,而黄牛的粪便则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转化为天然肥料,再次回归至象草田中,为象草的成长提供肥料,从而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系统。这种绿色、可持续的养殖模式,不仅降低了饲料成本,减少了对外部资源的依赖,还提升了养殖效益,确保黄牛的生长健康和肉质优良。
“目前牛舍内共有18头母牛和通过人工繁殖的7头小牛。母牛的繁殖周期为一年零两个月,每头母牛每年能产下1头小牛,经过两年的精心饲养,体重可达500~600公斤,如果按照近年来市场批发价格26~36元每公斤计算,其中的利润相当可观。”何深永说。
要把牛养好,还得靠技术。何深永除了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肉牛养殖学习交流活动外,还主动向业内专家及同行请教,不断提升养殖肉牛繁育技术。特别是在母牛繁育期间,他格外注重母牛的营养补给和疾病预防,确保每一头小牛都能健康出生、茁壮成长。
何深永算了一笔账,今年养猪将为他带来超过8万元的纯收入。而随着养牛产业的逐步成熟,从2025年起,他每年至少能售卖10头肉牛,新增纯收入不低于5万元。发展生态养殖产业不仅让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更为周边村民提供了示范和带动效应,激发了大家共同致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