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 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防城港实践的磅礴力量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英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用思想塑造干部,以事业激励干部,以奖惩鞭策干部,不断提振干部担当作为精气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防城港实践凝聚奋进之力。
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担当作为的思想根基。思想上高度自觉、理论上清醒坚定,干事担事才有更加持久的精神动力。强化理论武装,激发奋进动力。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通过“第一议题”专题学、干部培训系统学、专家辅导深入学、组织生活常态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抓牢政治建设,坚定奋进定力。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把担当作为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考察重要内容,引导各级干部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更加坚定地为完成新时代新使命不懈奋斗。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分析干部队伍思想状况,加强谈心谈话和教育引导,纠正“躺平”心态,鼓励发扬务实担当优良作风。锤炼实干本领,凝聚奋进合力。健全常态化培训机制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持续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紧扣建设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及全市“2+1”工程需求精准施训,组织举办向海经济、跨境合作、新型工业化、园区建设等专题培训,分类分批选派干部开展系统学习,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树牢鲜明导向,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推动干部担当作为,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不断优化干部考察方式。建立健全以日常考察、专题调研、年度考核等为重点的考察机制,常态化下沉一线蹲点调研,深入产业园区、派驻招商联络处等“2+1”工程一线开展“五看五察”,通过“三问三评三比”,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实干实绩鲜明导向。坚持用当其时,大力选拔在改革发展一线中政治立场坚定、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让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坚持用当其位,完善领导班子功能结构、配备需求及干部储备经常性分析研判制度,既看能力岗位匹配度,也看班子成员契合度,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贯彻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准确把握和区分干部“下”的主要情形,综合运用交流、转任、降职、免职等形式,加大干部“下”的力度,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坚持严管厚爱,营造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从严管理、严格监督,既是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对干部担当作为的有力鞭策。从严管理监督,为改革担当者“保驾护航”。持续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因人因事及时开展提醒、约谈、批评教育、诫勉等监督管理工作,让干部既要“干成事”,又要“不出事”。注重加强对“一把手”、领导班子和年轻干部的监督,突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重点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扎实做好重点领域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问题整治工作,切实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完善激励机制,为改革担当者“加油打气”。健全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大力选树和宣传讲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先进典型,落细落实关心关爱干部政策措施,引导广大干部更好地担当尽责、履职奉献。注重关心关爱干部,加强经常性谈心谈话,落实好干部身心健康、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给予基层干部更多理解支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精准容错纠错,为改革担当者“撑腰鼓劲”。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强化对各级领导班子运行和干部履职的综合分析研判。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