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生活方式点亮健康晚年
当西湾海天相接处透出微黄的曦光,金色阳光遍洒港城大地,不到7点,记者在白鹭公园看到,许多早起晨练的老人陆续来到公园。他们或身穿白色太极服,手持长剑轻柔挥舞;或打开音响,复习舞蹈动作;或手执二胡、笛子等乐器,拉奏吹弹;或挥动长鞭,“啪嗒”作响……
“我是2010年从内蒙古搬来防城港市定居的。这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山好、水好、空气好、城市建设好,家门口就有公园,既给我们健身娱乐提供了场地,每天也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我看防城港市这‘中国长寿市’实至名归呀。”刚结束晨练的林先生笑着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建成了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江山半岛旅游区、白鹭公园、仙人山景区、西湾旅游景区、西岸公园、桃花湾广场等一批核心休闲康乐场所,为老年人健康长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监督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121.58公里全海景海湾绿道,打造伏波文化园、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蜈蚣岭公园等一批特色公园广场,公园绿地面积743公顷,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是95.81%。2023年国庆节期间,针鱼岭大桥至倒水坳大桥桥段4公里全海景生态绿道正式开放,上层为塑胶跑道,下层为自行车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运动、休闲、领略海洋于一体的生态娱乐场所。“这条海景跑道非常美,海岸边还有着一大片红树林,负氧离子高,空气质量好,我们几个老人喜欢在早晨和傍晚到这边散步聊天,十分惬意舒服。”2023年12月初刚从吉林省到我市旅居过冬的金女士说。
此外,2023年以来,我市在西岸公园、市群众艺术馆旁、针鱼岭大桥底等地,建设了6个标准或非标准篮球场;在桃花湾体育馆旁建设了1个五人制足球场及新投入一批体育休闲健身器材,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娱乐,进一步倡导全民健身,提高市民身体素质,有效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夯实我市“15分钟健身圈”,把服务群众健身需求的“最后一米”延伸到百姓家门口。
记者还从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了解到,该局指导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市武术协会等有关社会团体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大联动、全区老年人柔力球交流活动、老年人广场舞交流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公园广场的日渐完善和文体娱乐活动的多样化让老年人健身热情高涨,但要想练出健康体魄不仅需要勤于锻炼,还需科学合理的健身方式以及合理的饮食等。自2000年以来,我市坚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在每年10月份以后会对市民进行体质监测,评价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效果,根据体质测试成绩经过科学、综合分析后得出的信息,开出运动处方,督促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科学指导市民开展体育活动,从而不断增强国民体质。
2023年9月底,防城港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圆满结束。市卫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卫健部门通过调查和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掌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以及不同人群、不同类别健康素养水平特征,从而了解居民更需要哪方面的健康信息和健康服务,为各级政府制定卫生健康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下一步将以此为据,面向广大市民朋友,特别是中老年人推广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等科普知识,不断提高市民健康素养,持续推进健康防城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