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市:念好“合优帮”三字经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荣合 通讯员 梁 原
今年以来,东兴市结合“海边山”区位优势,大力推进金花茶、百香果、肉桂加工、海水养殖等9个集体经济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园在资源整合、优化管理、促进增收等方面的作用,在“合”“优”“帮”上下功夫,有力地推动产业园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带动园区周边群众增产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立于“合”
以规模化发展做强优势产业
东兴市通过集中开发、延伸链条、打造品牌等措施,以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优、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一是土地整合,形成规模优势。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以“小块”并“大块”的方式流转土地,投入资金统一开发建设产业基地,以基地入股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建设产业园,形成规模经营。目前,东兴市共流转超过5300亩土地建设8个类别集体经济产业园。其中,交东村流转600多亩盐碱地发展海水养殖,采取分片竞标方式与企业合作,2023年增加村集体收入80多万元。二是村村联合,形成发展合力。东兴市利用丰富的金花茶资源,采取“抱团”发展、按比例分成的方式,由5个村共同出资建设金花茶产业园,聘请“能人”进行经营管理,并健全加工、管理、销售等链条各环节。今年以来,产业园经营收入45万多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3万元,解决了当地金花茶无加工和销售难问题,推动当地金花茶产业健康发展。三是村企合作,形成品牌优势。聚焦产业链前后端,与当地龙头企业广西庚源香料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合作,建设“东兴桂”天然香料产业园,发展肉桂精深加工,提炼出纯度高达99.99%的肉桂产业链终端产品——天然苯甲醛,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东兴桂”产品影响力,引领肉桂加工行业发展。
辅以“优”
以科学化管理提高整体效益
针对东兴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才缺乏、市场衔接能力不强、监督方式单一等问题,突出选好人才、优化管理监督,推动产业园管理提升、效益提高。一是优选人才,提升经营水平。建立农村人才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库。根据园区产业种类,从农村致富带头人、知名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具有相应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中筛选合作伙伴,提高经营效益。目前,根据园区产业种类分别与3名致富带头人、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名有相应技术和管理经验人员进行了合作。二是优化管理,激活发展活力。深化“能人”领办试点模式,采取“底薪+提成”“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同经营”等方式,对产业园进行运营管理,提升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如金花茶产业园采取“底薪+销售总额提成”聘请“能人”方式进行经营管理;百香果产业园采取“前期投入(村集体)+后期投入(能人)+共同经营”,双方一起统计核对产业园销量,按“能人”占85%、村集体占15%比例分成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三是优化监督,减少运营风险。制定产业园资金资产管理制度,采取定期听取产业园经营情况汇报、集体经济组织派人定期到园区现场核实生产销售情况等措施,构建多渠道、多角度的经营管理监督体系,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今年以来,东兴市组织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到富硒水稻产业园、京岛海洋渔业产业园等了解园区生产经营情况6次,发现个别园区厂房建设质量不高、分红未能及时支付、项目收益不理想等问题,通过采取成员单位“包干”负责等方式推动问题一一解决,有效减少运营风险。
致力“帮”
以立体式反哺促进增产增收
该市通过产业园的全产业链布局,构建产业园与农户多环节、多渠道的利益挂钩分配机制,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一是保底收购,帮助稳定价格提振信心。采取“订单农业+保底收购”方式,由园区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防止“谷贱伤农”现象,带动农民获得稳定收益。今年以来,东兴市金花茶产业园在市场商家压价的情况下,以保底价格从群众手中收购金花茶进行加工,稳定了金花茶价格。二是技术支持,通过制定种植标准、管理标准,向园区及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种养管理水平,增加农产品产出效益。三是拓宽渠道,帮助村民就业提高收入。产业园建设带动土地流转,为农户增加收入。部分产业园吸纳农户参股,农户通过股权分红获得收益。产业园运营管理产生就业岗位需求,为当地农民就业带来便利。仅东兴市百香果产业园就提供3个固定就业岗位、10个临时工作岗位。同时,带动农户种植百香果180多亩,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