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打好擦“边”球 激发口岸经济活力
□ 谭海东
近年来,东兴市充分发挥“边”的优势、做好“边”的文章,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搭乘“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东风,推动口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努力扩大沿边高水平开放开发,口岸经济不断增强,城市发展不断提升。
每天早晚,来往中越两国的客商、边民和游客让东兴口岸中越北仑河大桥(东兴口岸一桥)变得格外热闹。10月16日8时,家住越南芒街市的越南姑娘杨氏桥芝和往常一样,通过北仑河大桥,办完通关手续后,准时到达东兴口岸附近的一家咖啡馆上班,每天持边民证早晚通勤成为她的生活常态。
“现在通关很方便,走自助通道,不到一分钟就能通关。我从芒街家里到口岸,再到咖啡馆,全程只需要半个小时。”杨氏桥芝说,她很喜欢东兴的工作环境,对目前的薪水也很满意,还可以把中文学好,如今她已经可以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了。
东兴市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与越南芒街一河之隔,东兴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也是中国陆路边境最活跃的口岸之一。
一直以来,东兴和芒街两地从民间到官方的交往密切热络,在商贸、文旅、教育、卫生等多领域均有多层次交流合作。如今,两国口岸通关的日益便利和交通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加快推动了跨境旅游热持续升温。据东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今年1—9月,东兴口岸一桥累计验放出入境旅客320万人次,日均验放出入境旅客超1.2万人次,单日最高验放量突破2.2万人次。
越南导游杜英秀从事导游工作20余年,他告诉笔者说,今年他格外繁忙,每周都能接到三四个入境东兴的越南旅游团,很多都是越南河内、下龙那边过来的,他们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们对中国独特的风光、文化和购物体验兴致盎然。
“去年下龙至芒街高速公路开通,越南国内城市到芒街的时间大大缩减,加上东兴在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方面做得很好,吸引了很多越南旅客前来东兴。” 杜英秀说,东兴中越友谊公园、金滩和大型购物商场是越南人最喜欢去的地方,随着交通和通关的便利,将有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前来东兴旅游。
近些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东兴口岸二桥进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进出口货运量也快速攀升。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东兴口岸二桥进出口货运量达60.3万吨、货值39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8%、55.2%;进出境车辆达6.301万辆次,同比增长47.5%,目前日均进出境车辆达到320辆次。眼下,一辆辆满载东盟国家热带水果榴莲、火龙果、山竹的冷链货车从东兴口岸便捷入境,水果很快就进入中国国内市场热销。
“目前从东兴口岸入境的东南亚水果在中国市场非常热销,东兴海关及时指导和帮助,让货物快速通关和准时交付。”东兴口岸一家报关公司负责人李丽表示。
自东兴口岸二桥获批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以来,目前进口水果种类包括榴莲、火龙果、山竹等。针对进出口货物量持续上涨,东兴海关主动作为,提前调研企业的通关需求,增加值班保障通关人员,制定通关方案,实施预约通关,有效保障了口岸通关顺畅,让更多东南亚水果和其他生鲜食品更快到达国内老百姓的餐桌。
口岸经济提质增效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在今年国家提出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后,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广西东兴产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东兴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眼下,一批互联互通交通项目在东兴边境地区推进建设。10月1日,国门大道正式全线开放通车,国门大道是推进“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东起防城港西湾跨海大桥,沿线连接江山半岛、京族三岛,通达港口码头和东兴国门口岸。10月2日,随着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顺利铺设完成,防东铁路正线铺轨工程全部贯通,为实现年底开通运营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东兴市也将接入全国高铁网,打通北部湾经济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通向东盟国家的高铁通道,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中越两国经贸往来起到积极作用。
“国门大道的建成通车,以及防东铁路开通运营后,将大大提升东兴的交通便利化,中越边境旅游也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方便更多游客来一趟说走就走的异域风情旅游体验。”东兴市文旅局局长范国庆表示,高速铁路将引导游客在更大范围内快速自由流动,可促进高铁沿线旅游城市间深化区域旅游合作。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副主任张嵛铭表示,目前集团公司还在东兴市站建设有动车物流的装卸线,今后越南的海鲜进入中国东兴口岸,能够实现当天到达广西周边省份老百姓的餐桌上。
目前,东兴市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深入,更好地促进了跨境互联互通和贸易便利化,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落地加工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区域开放格局中的角色也愈发凸显,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最直接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