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筑牢药品安全底线——我市持续推进药品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亮点扫描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新华
近日,防城港市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资质审核及合格评定,成功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取得了药品检验9个检验项目/参数资质,这标志着市属检验检测平台在药品检验检测方面实现了国家级检验检测能力零的突破。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全区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真抓实干,不断建立完善药品监管体制和创新药品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多措并举推进药品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筑牢药品安全底线。
据介绍,今年3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成立防城港市药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强化药品安全的统一领导和协调,细分市直部门药品安全责任,压实县(市、区)属地管理责任,上思县、东兴市和防城区均成立了药品安全委员会。充分发挥考核杠杆作用,把药品安全纳入县(市、区)绩效和平安建设考核内容,进一步强化各级各有关部门药品安全责任,增强了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的政治自觉。
同时,我市全面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突出抓好防疫药械、稳价保质、疫苗质量、药品网络销售、兴奋剂、医疗器械、化妆品标签和农村地区销售使用药品等专项检查行动。今年以来共检查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2300余家次,责令整改35家次;监督抽检药品52批次、医疗器械14批次、化妆品130批次。多部门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综合采取专项检查、“四不两直”等方式,严打违法违规行为,有力净化药品市场环境。截至目前,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办“两品一械”案件53件,罚没金额31.93万元。
此外,在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方面,加强风险分级监管,制定了《防城港市医疗器械经营分级监管检查工作方案》,对我市登记的829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分四个等级监管,提升监管效率。在完善执法办案体系方面,积极探索执法新模式,推动建立行刑衔接实验室,与防城港市检验检测中心联合建立行刑衔接检验实验室,开通检验检测绿色通道,对市场监管领域涉刑案件样品提供免费的优先受理、优先检验和优先出具检验报告等服务。同时,推动建立行刑衔接联合办公室,依托行刑衔接联合办公室,推行定期联合办公制度,保障信息通报、涉案线索分析研判、案件双向移动得到畅通。在完善药品应急管理机制方面,制定了市本级《防城港市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防城港市疫苗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试行),进一步提升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我市认真落实《广西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加大药品监管能力建设,从提升药品专业化监管水平入手,组织开展全市药品基层监管能力提升培训300余人次,培养一批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新增药品检查员31人,医疗器械检查员41人,人员涵盖相关业务科室和全市27个基层所,基本满足区域内的检查工作要求。
医药产业发展是“民生之需”,也是“发展之需”。我市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助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自治区药监局签订了《医药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建立“局市合作”机制推动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做法,获得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和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在成都市举办的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医疗器械产业招商推介会,我市与成都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机制。此外,市科技局积极推动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我市创新载体创优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