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平台助力经济发展
□ 廖开军 胡业军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借助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品牌亮市,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提供强有力的质量保障。截至今年8月,我市荣获自治区主席质量奖(含提名奖)4个,市长质量奖5个;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5个,地理标志保护商标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高端品质认证证书17张,低碳认证证书3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6张;全国质量标杆1个,自治区质量标杆11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5个。
优化工作机制
健全质量强市组织体系
我市组建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专家组,为相关企业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特种设备安全、品牌创建、商标办理、专利申请、质量体系建设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针对性强的“一站式”服务和全方位质量技术支持。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运行保障制度》《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多方协作工作制度》《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站点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和《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站点建设规范》等四项制度,进一步提高全市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工作效能。
健全质量服务体系
涵养质量强市良好生态
我市以“服务零距离”为核心,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品牌培育、质量培训等要素资源,依托广西特检院防城港分院、市检验检测中心,建成市、县两级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和质量服务站5个。并且,依托平台对接服务对象,推行便捷市场准入服务措施,出台《推行便捷市场准入服务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十条措施》,通过平台服务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服务,实行“材料齐全马上办、材料不全指导办、紧急事项提速办”工作机制,推行“24小时不打烊服务”,切实为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全天候、全流程、全周期精准服务。创新设立广西首批、我市首个“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政策咨询、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和融资业务等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增量提质”。我市建立“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站”,在业务咨询、注册前技术辅导、申报资料预审、政策法规宣传等方面为园区内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防城港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获批认定为国家级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顺利建成广西生物活性分子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平台助力质量提升行动
提高质量强市供给水平
我市围绕重点产业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科技成果登记45项,澳加粮油、盛隆冶金开展的成果转化项目分别获得经济效益1400多万元和800多万元。其中,《大型核电涉网安全运行与优化控制技术及应用》获全区科技奖励大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安全高效水下爆破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等5项技术获三等奖,填补了近两年我市获科技奖项空白。我市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压实企业主要责任人质量安全首要责任、质量主管人员直接责任,截至目前,共有17家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开展标准研制及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发挥标准技术支撑作用,通过标准化工作推动企业在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显著作用。截至目前,全市获批准发布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8项,发布广西地方标准32项、团体标准7项。澳加粮油公司参与制定的《菜籽油》企业标准入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的企业标准“领跑者”排行榜单。深化质量提升,激发产业发展动力。积极推动工业品质量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双百双新”产业、“千企技改”工程项目建设,推动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改造提升核心竞争力,当前全市在库“双百双新”项目31项,“千企技改”项目27项。加强对规模企业和农产品基地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采取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强化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扎实开展工程质量验收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定量检测、风险监测任务共完成1100多批次,产品合格率均达到99%以上,畜牧产品和水产品合格率100%。竣工建筑工程验收项目21个,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达100%,工程竣工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稳步推进2023年全市食品抽检量任务,不合格按时核查处置完成率100%,排全区第1名。
搭建与企业沟通的桥梁
催生质量强市品牌标杆
我市设立质量奖专项基金,完善质量奖评定管理办法,优选一批市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作为培育对象,11家企业(组织)、1个团队和2名个人列入2023年自治区政府质量奖第一批重点培育名单,指导服务防城港核电公司和澳加粮油公司申报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推动实施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指导企业参加“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申报”活动,实施“地理标志品牌+”专项计划,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市场主体申报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建立防城港市优质地理标志资源保护目录。目前正在培育的地理标志有 5个,今年申请的1个地理标志商标已获国家商标局受理,全市首个村集体商标预计10月底注册成功。我市组织多家企业和地理标志参加 2023 年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提升地理标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市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全市共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16起,结案10起。通过品牌保护和维权,既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又为品牌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