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就要带头冲锋做榜样
□ 张昱诚
“党员就要带头冲锋做榜样,工人们才会愿意跟着你干。”防城港中一重工有限公司车间外协工段长何耀军说。
何耀军是防城港人。2009年,30岁的他报名防城港中一重工起重工岗位,在防城港港务集团码头培训学习一个月后,来到中一重工正式工作。“我来的时候是建厂时期。为让新报名的工人快速上手,公司请来武汉总部的老师傅给我们培训。”何耀军说,“码头起重的手势与钢结构不同,在码头打个手势一抓就完了,钢结构是挂钩吊装,每个步骤采用的手势都很细。”
为加快上手,何耀军每天仔细地观察老师傅打手势的方式,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努力提升技能,很快就成了起重工里的一把好手。“那个时候食堂还没建好,大家下班后就经常一起去吃‘大锅饭’,谈工作、嗑家常。那些日子让我感觉很快乐。”何耀军说,“虽然大家来自天南地北,但是本质上都是工人,相处非常团结和谐。”
2011年,中一重工承接越南河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钢结构制作。由于项目工程体量大、构件数量多,为保障现场施工进度,何耀军所在的物流班,班组的组成非常关键。何耀军说:“项目干到最高峰,一天只睡2个小时,车一来就要赶着装车卸货。”何耀军和班组团队经过两个月的奋战,圆满完成该项目的装车卸货工作任务。由于工作表现出色,2012年,何耀军被中国一冶集团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提拔为中一重工车间外协工段长。
如今,何耀军每到车间,车间的工人总会打趣地说:“三哥,又来催构件了。”他总是笑笑回复:“不催厂里出不了效益哟!”
为什么叫他三哥?何耀军说:“叫三哥,是因为我在家里排行老三,年龄在许多工人中偏大,所以大家都习惯叫我三哥。”
2021年,中一重工承建盛隆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工程(第二阶段)原料厂配套改造项目。项目钢结构通廊总安装长度超5800米,总重达2.1万吨。何耀军说:“由于现场安装通廊需要租用大量的塔吊设备,而一台设备一天的租用费就要将近2万元,要确保项目现场顺利施工,车间生产效益就必须赶上来。”
“盛隆项目的构件是最急要的,上午说要,下午就要马上装车。”何耀军说,“我必须盯着工人们干,钢结构完成一道工序,后续还有很多工人要等着接手构件。”
制造分公司综合组杨诗琪说:“盛隆项目赶工紧张时,哪个工区需要材料和人手,何耀军准能及时调配,有时拖拉机缺少人手,他就主动去驾驶。”
在何耀军和他的工作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今年3月,盛隆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工程(第二阶段)原料厂配套改造项目全线贯通,保障了项目施工进度,避免了项目施工现场不必要的损失。
制造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田长木评价说:“何耀军凭着认真负责的冲劲,及时解决车间生产难题,是工人们的优秀榜样。”
“既然选择了工人这份光荣的职业,再辛苦也要努力把工作任务完成好。”何耀军说,“这才是一名合格党员、一名合格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