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热点
  • 时政
  • 社会
  • 财经
  • 文化
  • 副刊
  • 民俗
  • 历史
  • 地方
  • 上思
  • 东兴
  • 港口
  • 防城
  • 生活
  • 旅游
  • 房产
  • 美食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 便民
  • 城事
  • 综合
  • 政法
  • 教育
  • 科技
  • 卫生
  • 社区
  • 公告
  • 微博
  • 问政
  • 报刊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上思“五化”打造香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2/06/21 08:29:33 来源媒体:防城港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上思香糯种植面积已超2万亩。(上思县委宣传部供图)

□ 周隆富 韦世仙 陈基民

国家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当地知名特色土特产……上思香糯头顶着这些光环,为上思县的乡村振兴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上思县依托十万大山、中国氧都等品牌优势,结合该县正大力实施的“1633惠民工程”,积极打造特色明显、链条完善、融合度高的上思香糯产业现代化示范区。2021年,上思县香糯种植面积已超2万亩,产量达到600万公斤。

据了解,目前上思县正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两核(佛子香糯种植核心区、百马香糯种植核心区)两带(龙楼—广元—昌墩香糯种植产业带、平良—驮从—那苗香糯种植产业带)多基地(各乡镇打造多个高效香糯种植示范基地)”产业布局,先后通过“旱改水”“高标准农田”“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投入6.09亿元,完善示范区的交通、水利、电力基础设施等建设,稳步有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在创建上思香糯产业现代化示范区的过程中,上思县紧扣标准要求,坚持“五化”建设。香糯产业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营组织化。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成功引进上思县乐村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西壮传实业有限公司、防城港市上思县思甜土特产贸易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组建忠威、兰奉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发展家庭农场1家,辐射周边4个乡镇(那琴乡、思阳镇、叫安镇、在妙镇),覆盖人口10万多人,带动香糯种植面积超2万亩。

生产标准化。积极探索构建适应化肥、农药使用量的技术体系,改变大水、大肥、大药的生产模式,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建立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档案,探索农药可追溯体系。大力推动示范区实施农业安全生产示范项目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并逐步实现示范区全覆盖,不断提高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在示范区的应用水平。目前,示范区已建成上思香糯提纯复壮育秧区50亩,可机械化作业的上思香糯标准种植面积5100亩。

装备设施化。为打造一个特色明显、链条完善、融合度高的上思香糯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引导企业建设和购置现代化的装备及设施,引入示范区的4家企业和两家合作社,先后购置耙地平衡仪、育秧生产线、插秧机、农业作业无人机、收割机等。配套地头冷库、物流中转服务区、上思香糯展示厅、色选设备、壮传公司糯月饼(休闲食品类)加工车间等硬件设施。生产作业综合机械化率75%以上,土地整治机械化率100%。

要素集成化。建立“上思香糯”生态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在“上思香糯”生长的关键季节,组织农技人员、技术专家、农户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总结先进组织方式、运行机制和生产技术模式,切实发挥示范片宣传、辐射和培训农民的作用。

特色产业化。结合“乡村振兴”建设“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统筹布局示范区,有序推进高水平、网络化、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示范区建设。筛选培育“上思香糯”优良品种,落实种植面积,加强“上思香糯”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培育壮大稻米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上思香糯”区域公共品牌,促进上思县“上思香糯”产业向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上思香糯产业现代化示范区的4家主要经营主体共投入3478万元,经营收入5368万元,整个示范区实现加工产值达1.05亿元。

分享到:
值班编辑:唐国铭

相关新闻

  • 防城港市救助管理站开展主题开放日活动
  • 防城港市铁路部门开展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活动
  • 东兴市多措并举开展农村耕地撂荒整治行动
  • 上思县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 防城港市消防救援支队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对共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