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守护童年,不要剥夺孩子的快乐
□ 楚 翎
近日,一则“幼儿园搭简易泳池让娃体验捉泥鳅”的消息短短时间就爬上了热搜榜。这是6月7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一幼儿园内发生的一幕:幼儿园里搭起了大型的简易水池,孩子们争相下水捉泥鳅,场景看起来十分欢乐。此事引发网友热议后,该幼儿园园长回应道,组织捉泥鳅是希望孩子们能释放天性,同时也借此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说到捉泥鳅,熟悉的歌声仿佛就回荡在耳边,这首儿歌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许多人都能随口哼上两句。当歌词的场景变成幼儿园里的现实,让人不由有种梦回童年的感觉。《捉泥鳅》之所以能传唱多年流传至今,正是因为歌中描绘的场景活泼动人,童趣十足。当然,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长大的,能够真正体验到捉泥鳅的乐趣的已经很少很少了。许多人伴随着动画片、电子产品和电脑游戏等长大,很少有机会踏足乡野田间,辨识五谷、捉鱼摸虾,体会劳动的辛苦不易,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从这个角度来说,该幼儿园能搭起简易水池让孩子体验捉泥鳅的乐趣,难能可贵。对很多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亲眼见到泥鳅这种生物。
当然,有网友担心安全问题,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摸爬滚打,孩子难免摔着碰着。近年来,学校里的实践活动越来越少,主要是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怕一旦出事担责任。笔者小时候,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春游和秋游,自带食物步行数公里到郊外的山上游玩,虽然很累,却很开心,是我们每年都特别期待的一个活动。而如今,一些学校已经不再组织春游、秋游等大型户外活动,甚至连开展体育课都束手束脚。
其实,即使不玩捉泥鳅,玩别的游戏,摔着碰着也是在所难免,小伤小痛本来就是成长路上必经的一环,只要做好预防,没有危及生命安全,就不用过度紧张。儿童的长大,是由一个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春游郊游这类集体的户外实践活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因为担心安全,让孩子远离户外、远离实践、远离自然,反而得不偿失。缺少运动,孩子的体质就很难强健;远离实践,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就缺乏锻炼;远离自然,坏处就更不用说了。一些家长过度紧张的情绪,也是影响孩子参与户外实践活动的主因之一。真把孩子当成玻璃水晶,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反而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然,户外实践活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也是事实,但这可以通过做实做细预防措施,适当购买相应保险等来预防和保障安全,而不是因噎废食,要知道,“剥夺春游就是剥夺孩子心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