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关键环节 补短板强弱项——防城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映武
“我近百个网箱,去年纯收入60多万元。”
“我养鲈鱼、罗非鱼,去年共赚了50多万元。”
“我网箱少一点,赚得少一点,去年纯收入40多万元。”
……
近日,防城区茅岭镇美丽村村支书彭绍泉与梁兆荣、彭绍权、彭绍祖等村民坐在一起盘点去年的收获,个个喜笑颜开。
美丽村产业振兴成效显著,得益于防城区紧扣全区36253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聚焦关键环节,突出“补短板、强弱项”,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该区继续压实“双线四包”责任,实现动态清零。自乡村振兴启动后,共实施41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38户,开工率92.68%;边境农村老旧住房改造409户,已开工286户,开工率69.93%,竣工46户,竣工率11.25%;持续抓好就业帮扶工作。该区还举办“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网络招聘活动,入驻招聘企业5家,提供岗位200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29人次;统筹使用乡村公益性岗位83个,开发村级临时公益性岗位117人,就近就地安置脱贫人口就业,持续做实产业帮扶工作。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以奖代补资金583户228.1万元,新增贷款17户83万元,持续加大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力度;落实相关社会保障政策。新增加低保138人,发放资金3.7182万元;临时救助29人,发放临时救助金7.956万元。
抓好产业规划布局
夯实发展基础
立足全区资源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该区大力发展粮油、香料、糖蔗、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禽、渔业8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沿山百万亩生态香料产业区、沿边十万亩中药材产业带、沿江百亿元高效农业聚焦区、沿海百亿元渔业经济带建设,重点推进金花茶小镇、双墩渔港经济区、万山药谷、扶隆香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全区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今年1月至3月,蔬菜产量6.23万吨,同比增长6.83%;水果产量0.41万吨,同比增长52%;生猪出栏12.43万头,同比增长9%;水产品产量14501吨,同比增长3.04%;肉桂150吨,八角1000吨,与去年持平。
加强基层组织保障
强化乡村治理
该区新增派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42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防城区坚持“德治”“法治”“自治”“智治”相结合,持续推进乡村综合治理,完善和推进“基层党建+社区(村屯)警务+网格化综合治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调配精干力量充实基层“三官一律”队伍,加强对“9+5”类人员的走访和排查。目前,共排查矛盾纠纷44宗,调处44宗,调处成功42宗,调处成功率95%;主动推进“党建+网格”工作模式,全区13个乡镇(街道)166个村(社区)以417个综治网格为依托,划分了1045个疫情防控战斗单元格,调配13名区党政班子领导,574名区直干部,共计3495名工作人员奋战在基层一线,实现疫情防控网格化服务零公里。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
强化补短延链
该区统筹2022年提前批中央、自治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656万元,建设46个项目。其中,产业5个3602万元、基础设施22个1921万元、饮水工程14个915万元、金融扶贫2个113万元、就业扶贫2个85万元、公益性岗位项目1个20万元。目前,开工项目35个,开工率76.08%;资金支出457.11万元,支出率6.87%。防城区紧紧抓住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的机遇,组织申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26个11.49亿元;突出乡村产业补链延链,重点策划包装特色海水养殖与渔业加工园区建设、香料产业园区建设、禽类现代化养殖等5个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1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