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蚕茧带来发展大“桑”机

□ 蒋云俊 凌文芳 摄影报道
本报上思讯 “这些蚕茧真好,上茧率高、茧色洁白、光泽正常、茧形匀整,属于一级茧,说是特级茧也不为过……”5月13日,来自南宁的收购商陈老板在看到上思县公正乡信良村产出的蚕茧时说道。
陈老板是蚕苗的提供商和蚕茧收购商,对于桑蚕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着自己的见解:“种桑养蚕能够在短期内获得收益,且技术门槛低,只要管理得当,投入和产出比较可观。我们当地群众通过种桑养蚕盖起了楼房,供子女上大学……”对于信良村为何能够产出高质量蚕茧,陈老板认为:“信良村气候环境好,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很适合种植桑树。相对于其他地方,这里冬暖夏凉,利于蚕的生长。特别是今年建成的标准化蚕房基地,为当地的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信良村当天出售的蚕茧是今年第一批(见图)。由于受前段时间的暴雨降温影响,产量略低于预期。“按照往年的产量,我们现有规模是可以达到产出1000斤左右。今年预计能够产出10批,创收250000元。”信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璠宏说道,“植桑树养蚕,不仅可以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促进村民增收,还为信良村今后的发展创造无限‘桑’机。”
目前,信良村桑蚕种养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行,在利润分成方面,农户占60%,合作社占15%,村集体经济占25%。
值班编辑:韦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