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治+公益诉讼”让古树保护更精准
□ 凌宗浩 兰 香
“这些古树在我们记事起就已经存在了,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他们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见证了电六村的沧桑……”4月15日,防城区检察院联合防城区林业局、区乡村振兴局、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区水利局、区自然资源局、扶隆镇政府、电六村委会等在该院召开古树保护座谈会,并邀请林木保护领域的专家、古树修复公司的工程师等人员参加,努力推动各部门形成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上的联动,共同守护古树物种多样性,为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据该院公益诉讼部门调查,电六村电六江边上生长有两棵树龄为500年以上的古树柔——毛红豆和鸡毛松,均被列入广西一级古树名录,属于鸡毛松和柔毛红豆相伴相生的典型,并且是群落生长,沿着电六江边下游河滩中间还生长有2棵柔毛红豆和1颗鸡毛松,树龄分别在180年和235年以上。因生长于河道旁,古树的根部常年被河水冲刷,根基外露严重,均存在不同程度向河边倾斜,树干中空巨大,空洞处有被虫蚁筑穴的情形,整个树干周围也未设置任何保护设施或养护标志,如遇强风侵袭,随时有倒伏的可能。据2019年防城区古树名木调查数据显示,鸡毛松的生长势为衰弱株。在发现两棵古树及古树群落存在上述问题后,该院依法向防城区林业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林业局对古树开展防治病虫害等专业养护,及时对生长势衰弱、存在安全隐患的古树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并进行挂牌管理。区林业局收到区检察院建议后,高度重视,雇请古树名木修复专业公司制订古树复壮方案。由于古树保护涉及的专业性较强,为了更好地对古树进行科学性、专业性的保护,确保方案的准确与权威。该院联合多部门召开古树保护座谈会,邀请广西林科院高级工程师林建勇和防城港市“同心法律工作站”林业专家、工程师吴介放就复壮方案进行评估论证。
会上,办案组通过航拍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展示了古树存在的问题,修复公司和林建勇高级工程师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分别向与会座谈人员介绍了复壮方案及专业性修复意见。各行政机关分别从本单位职责出发,围绕如何对古树进行复壮保护,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展开了热烈讨论。
电六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是自治区旅游生态区,区域内分布着十分丰富的古树。古树的病虫危害、人为破坏造成的心腐和濒死,必将对防城区生态环境和十万大山、中越边境跨境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保护古树刻不容缓。防城区检察院不断提升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的能力和刚性,主动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为守护古树物种多样性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