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战“疫”中闪光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林霞 通讯员 陈治禄
今年22岁的古越龙是广西警察学院法学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受疫情影响暂缓返校上学。在家上网课学习的同时,古越龙积极响应家乡防城区那梭镇那梭社区的号召,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积极发挥个人所长,为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
古越龙父母均是防城区的干部职工,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其父母均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其父亲,一直坚守在华石镇那崇村防疫一线。古越龙被父母的抗疫精神所感动,上网课之余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从2月下旬以来,他参加了那梭镇的社区网格化工作、核酸检测、入户采样、运送物资以及防疫巡逻、普法宣传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约50次。“这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有深厚的情感,疫情之下,我也想发挥我在警校学到的知识,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古越龙说。
作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古越龙,在社区防疫任务繁重时主动担当作为。2月24日,那梭镇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当天上午7点半,他便到那梭文化站核酸采样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专门负责老年人绿色通道扫码登记、秩序维护工作。由于老人没有智能机,并且有些老人交流困难,通常老年人注册核酸检测码用时比一般人久。“一个上午下来,前前后后帮助100多位老年朋友代领核酸检测码,协助他们开展核酸采样。”古越龙说。
“2月24日下午6点半出发,到防城区运一批防疫物资回来,有哪位志愿者可以一起去?”当天下午,古越龙了解到那梭镇政府急需志愿者协助工作,他当即报名。当晚,他同那梭镇政府工作人员一起,驱车近50公里到云朗科技园和防城区卫健局领取防疫物资以及核酸检测所需物资。就在即将返程之际,他们又临时接到通知,要为自治区来的医疗队引路。为确保防疫物资第一时间运回那梭镇,以及按时引导医疗队达到目的地,他们顾不上休息,办完交接、通行手续后,一路前行。在圆满完成任务后,已是晚上11点半。他说:“当时没觉得累,就想着一定要完成好任务,回来的时候就有点累,一碰床就睡着了。”
群众的认可是古越龙最大的工作动力。在志愿服务中,令他最难忘的是协助入户核酸采样工作。为了帮助卧床、高龄、行动不便的居民以及留观人员完成核酸采样,古越龙同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组成流动核酸采样队,开展5天入户采样工作,每天采集近70人。“当时我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到中午的时候就会明显感到热,大家都期待着完成任务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古越龙说。每一次脱下防护服和口罩,他们都是汗流浃背,鼻子和耳朵被口罩压出红印,连手指都是褶皱。“每到一户,他们都向我们道谢。一句句‘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让大家倍感欣慰和感动,忘却了穿防护服带来的不适感。”古越龙回忆道。
鉴于古越龙志愿服务表现出色,那梭镇那梭社区给他颁发了“优秀青年志愿者”证书。古越龙在家乡抗疫的事迹也被广西警察学院法学院的师生所了解和赞赏。“古同学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广西警察学院法学院辅导员黄峰业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