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区光坡镇:乡土味演出吸引十里八乡的群众
防城港市新闻网记者 贺玲
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二,年味正浓。港口区光坡镇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中午12点,在这里一台充满着浓浓乡土味的文艺演出,吸引了周边群众纷纷前来观看。
这台由港口区光坡镇夕阳红老年协会主办的“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暨推动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文艺演出,是在港口区民政局、港口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举办的。文艺演出是群众自发组织的,参演的演员都是本土的居民和村民。节目有山歌、独唱、合唱、舞蹈、吹陶笛、电子琴独奏等,大多数是演员们自编自演的,充分展现了该镇居民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的精神风貌。文艺演出满满的乡土味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群众,几乎把演出现场挤爆了。
节目主持人是光坡镇栏冲村的村民李永香,一个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她不但普通话说得顺溜,而且还落落大方毫不怯场。夕阳红老年协会会长吴享隆说:“原来我们不要求她用普通话主持的,用白话就行,可是她一定要用普通话。真没想到她普通话讲得这么好。”李永香告诉记者,她平时爱好文艺,但主持节目还是第一次呢,也有一点点紧张。
大龙安置点村民吴汉绍、庞兴芳表演的采茶戏《十打金调》插曲,剧情表现了一对青年男女对唱情歌的情景。舞台虽然简陋,但他们的表演毫不含糊,认真而又风趣的演出,深深吸引着观众。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说:“我最中意看的是采茶戏,希望以后能经常看。”
黄均豪是镇上一家饭店的老板,他表演二胡独奏《赛马》。他的演奏激昂、奔放,技巧娴熟,非常专业。据说他还是中国二胡协会的会员呢!
节目单上共有27个节目,一些演员生怕自己的节目因为时间有限排不上,于是偷偷找主持人“走后门”要求先报自己的节目。想不到,小小的光坡镇竟然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有那么多文艺人才,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在演出过程中出现一些小插曲。演出刚开始,音响就不断出问题,节目表演到一半不得不停下来,等“音响师”修好了再继续演。有的演员抱怨他们演唱时候音响不好,要求重演。观众对这些问题也毫不介意,报之以阵阵善意的笑声。好在演出不久,港口区机关事务局派人送来一套专业音响救场,演员和观众们为此更是欢欣鼓舞。因为演出地点设在吴享隆老师家门前,这里当天同时举行了“光坡镇夕阳红老年协会”挂牌仪式,也正好是通往光坡中学大门的道路上,时不时会有车从这里经过打断了演出。每当有车经过时演员和观众们就自动让开,等车开过了,继续演出。尽管如此,也毫不影响演员和观众们高涨的情绪。有时还飘下着一阵阵小雨,观众们完全不顾,依然全神贯注地观看演出。
当天,因为准备的时间较长,接近中午时演出才真正开始。很多群众虽然饿着肚子,但他们对观看演出的浓厚兴趣丝毫未减,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左右演出结束后,他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由于演员就是群众自己身边的人,让他们更有亲切感,因此这是一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演出,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受群众喜爱。该镇居民吴乐泰高兴地说:“这些节目特别好看,我们老人好欢喜。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演出,好开心呀!我们都舍不得走。”
群众早早来到演出现场等候。
演员在认真化妆。
演出开始,村民李永香用普通话主持节目。
车子来了,先让一下。
采茶戏《十打金调》插曲。
82岁的吴享隆老师在表演武术。
一位老大爷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早早来到现场,一直“听”演出到结束。
老人看得好专注。
小朋友兴趣也很浓。